▲晚上睡覺開燈,對身體與心理狀況居然也會有影響!(示意圖/取自Pexels)▲晚上睡覺開燈,對身體與心理狀況居然也會有影響!(示意圖/取自Pexels)
再忙都要美吃喝玩樂淘健康

睡覺別開燈!研究證實增加「罹憂鬱症」風險,醫曝:身心都被影響

姊妹淘編按:

夜間睡覺時開燈可能增加憂鬱風險!醫師黃軒分享了一項研究,表明睡覺開燈,在光線下會增加罹患憂鬱症的風險。相反,白天暴露在強光下,降低憂鬱風險20%。研究指出,主要是因為光線影響褪黑激素分泌,擾亂生物鐘,阻礙深度睡眠。

且若是因此產生長期睡眠不足的情況,就可能誘發憂鬱、變胖、罹患慢性病機率提高,以及精神不濟,嚴重影響生活。因此,黃軒醫師建議:「最好不要開燈睡覺」,所以建議避免夜間強光睡覺有助於身心健康。

———-

晚上睡覺開燈,對身體與心理狀況居然也會有影響!重症醫師黃軒近期就分享,全球最大規模的光照研究結果顯示,人體若在夜間暴露在強光下,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增加30%,關鍵原理則是生物鐘被干擾,導致「褪黑激素」出現異常。

黃軒醫師在臉書上分享一項光照研究,結果顯示夜間暴露在強光下,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將增加30%,但白天暴露在強光下,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會下降20%。

研究指出,這與褪黑激素(Melatonin)的分泌有所關聯,褪黑激素是一種調節人體生理節律的荷爾蒙,它在黑暗中分泌,而在光線中抑制。而開燈睡覺影響睡眠品質的原因,是因為光線會影響褪黑激素(Melatonin)的分泌,同時干擾人體的生物鐘。生物鐘是一種內部的時間系統,它控制著人體的睡眠和覺醒週期。阻礙人體進入深層睡眠(Deep sleep)。

▲黃軒醫師在臉上分享一項光照研究,結果顯示夜間暴露在強光下,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將增加30%。(圖/Pexels)
▲黃軒醫師在臉上分享一項光照研究,結果顯示夜間暴露在強光下,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將增加30%。(圖/Pexels)

且若是因此產生長期睡眠不足的情況,就可能誘發憂鬱、變胖、罹患慢性病機率提高,以及精神不濟,嚴重影響生活。因此,黃軒醫師建議:「最好不要開燈睡覺」,睡前將電燈、電視、電腦及手機等物關閉,並且使用窗簾、眼罩、帽子等遮光物品,遮擋住干擾睡眠的光線,確保大腦知道「該休息了」。

除了上述研究之外,內湖恆新復健科院長王思恒日前也在臉書《一分鐘健身教室》上表示,睡眠問題與糖尿病間存在緊密關聯,先前美國一項研究匯集了20位年輕人,輪流在漆黑及明亮的臥室中睡覺,結果最終發現,「開燈睡覺使受試者隔日服用葡萄糖後的血糖數值偏高,這代表他們產生了胰島素阻抗」,明亮環境更使受試者的深層睡眠縮短、睡眠時的心跳升高。研究者也推測,夜間光線造成交感神經活性升高(興奮、緊張狀態),改變了睡眠結構,進而影響身體代謝葡萄糖的能力,因此「改善睡眠品質從確保臥室黑暗涼爽下手,不只提振白天精神,更能保護代謝健康」。(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走樓梯會傷膝蓋?醫揭 2 情況才是關節殺手:爬樓梯反而有益健康

晚上總是捨不得睡?5 個睡前儀式,幫妳戒掉報復性熬夜

蹲馬桶也不忘滑手機!醫提醒「4種疾病」找上身

姊妹淘編輯部
關於兩性感情、名人娛樂、美妝時尚、私密18禁以及同志議題與所有女性質感生活的一切,透過姊妹淘的獨家觀點,一起Babyou寶貝妳、陪伴妳看見更美麗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