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上一篇《小額投資篇 3》有提到挑選配息型基金時應該要注意的 3 點事項,接下來我們要介紹小額投資人也相當喜愛的 ETF,包括它和基金的差異、受眾多投資人喜愛的原因和建議的報酬率區間,讓妳的小額投資項目可以多一個選擇。
什麼是 ETF?
ETF 的全名是 Exchange Traded Fund,中文翻譯成「指數型基金」,也是由一籃子證券組成的投資標的,因此我們也可以解讀成「可以在交易所買賣的基金」。
ETF 和基金哪裡不一樣?
ETF 和基金雖然同樣都持有一籃子的證券,組成也包括股票、債券、匯率商品和原物料商品等類型,但是關鍵差異在於,基金的一籃子證券是由基金經理團隊依據題材挑選的,我們無法自行決定和操作,績效目標則是超越市場的平均報酬率,屬於「主動型基金」。
而 ETF 則是由投資人自行決定買進、賣出和數量,操作概念就和股票一樣,而且一籃子證券的組成和比重是以指數成分股來挑選。例如知名的元大台灣 50 ETF(簡稱 0050),就是將全台上市股票市值前 50 名的公司列為成分股,而國泰台灣 ESG 永續高股息 ETF (簡稱 00878)則以符合 ESG 永續經營概念、獲利穩健、配息表現良好的股票為主。
因此 ETF 整體的績效重點擺在「和市場平均報酬率相近,而非超越」,屬於「被動型基金」。
若白話來說,買基金有點像是「把錢交給別人投資」,而 ETF 則是「自己拿錢買組合好的投資標的」,自主性較高,也更為彈性。

延伸閱讀
【小額投資篇2】她存款50萬問「該把錢放哪?」網推:這2樣可考慮
【小額投資篇3】千百檔配息基金怎麼挑?留意3指標 為帳戶打造穩定現金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