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妹淘的話:隨著入冬首波寒流即將襲台,了解到民眾對於禦寒的穿搭是迫切需求。提供一圖了解不同溫度下的穿著建議,同時介紹「玉米式、洋蔥式、三明治式」穿法,對機車族更提到了重要的防風技巧。趕快收藏這些實用建議吧!不僅有效應對寒冷,在寒流來襲時,穿搭也是抵禦寒意的一道保護屏障。
入冬首波寒流即將襲台,周五「冬至」恐怕冷到只剩7度!寒流來怎麼穿最暖,一圖看懂不同溫度的最佳穿搭。以及常見的「玉米式、洋蔥式、三明治式」穿法差異,尤其機車族防風是關鍵,外套推薦穿兩件,內層保暖、外層擋風,禦寒效果就能大提升。
中央氣象署為了讓民眾便於分辨冷空氣的影響強弱,因此根據「台北氣象站」的日最低溫,分為「東北季風、大陸冷氣團、強烈大陸冷氣團、寒流」4種等級用詞。
◾東北季風:14°C<最低溫<20°C
◾大陸冷氣團:12°C<最低溫≦14°C
◾強烈大陸冷氣團:10°C<最低溫≦12°C
◾寒流:最低溫≦10°C
若是本周五冬至,台北測站最低溫達攝氏10度,就是今年入冬以來第一波寒流殺到。而中央氣象署提醒,周四深夜至周五(12月21日至12月22日)期間,北台灣低溫大約只有10度,部分空曠地區更將下探7度。
寒流來怎麼穿最保暖,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分享穿搭圖卡,一圖看懂穿多穿少。「天氣風險」補充提到,由於衣服種類多,厚外套只是統稱,也能替換成羽絨衣。在經常下雨的濕冷北台灣,可選擇防潑水防風外套。下半身部份以長褲為主,很怕冷的人可在裡面多穿一件衛生褲或發熱褲。
◾東北季風(14℃以上):長袖+薄外套
◾大陸冷氣團(12–14℃):長袖+厚外套
◾強烈大陸冷氣團(10–12℃):圍巾+長袖+厚外套
◾寒流(10℃以下):毛帽+圍巾+長袖+厚外套+手套
至於天冷時常見「玉米式、洋蔥式、三明治式」穿搭法,各有差異優缺,可依所在國家地區、活動行程來決定。
洋蔥式穿法:發熱衣+保暖衣服+防風外套
多層衣服像是洋蔥一樣,是3種穿法中「層數最多」,挑選款式以輕薄為主,因此通常可疊加到4至5件,適合日夜溫差極大時的天氣,優點是可視狀況來增減衣物,缺點是要穿穿脫脫、且外型會較臃腫。
玉米式穿法:發熱衣+有領衣服+長版厚外套
最大特點就是超過膝蓋的長大衣外套,關鍵在於「外厚內暖」,以少量衣服發揮最大保暖效果。進到室內時可便捷脫掉大衣,快速適應室內溫度,若行程是長時間待在溫暖的室內,較適合此穿法,由於看起來時尚許多,也是上班族偏好的搭配。
三明治穿法:棉質衣服+毛衣+防風外套
重點在於「三明治」中間夾心「毛衣」,可先穿發熱衣或衛衣,套上中間層的毛衣,最外層則是防風防雨外套。讓中間夾心「毛衣」維持暖度,最外面的防風外套避免進風。特別適合機車族,不過若長時間在室內,穿著毛衣容易悶熱。
有網友發問,騎車時穿著「發熱衣、毛衣、帽T」,卻仍然冷到不行。眾人點破關鍵,騎車最重要就是「防風」,除了內層要夠暖,外層還得擋風才行,這也是為什麼穿了雨衣騎車就不容易冷的原因。
其次則是可搭配圍巾與防風手套,圍巾在穿搭上除了造型加分,也是進可攻、退可守的配件;而機車族在寒流時,手指凍僵到無法催油門、按煞車,保暖的手套是寒流必備,四肢末梢做好保暖,也能讓身體熱起來。(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