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淘健康 » 健康趨勢 » 非典型症狀讓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 世華華董會與心臟基金會共同為婦女心臟發聲
圖/華董會提供
圖/華董會提供

非典型症狀讓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 世華華董會與心臟基金會共同為婦女心臟發聲

「為婦女心臟發聲」公益活動由世華華董會及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共同發起,為平常容易被忽視的女性心臟相關疾病及議題,推動社會大眾的重視並提高女性自身的健康意識。極其榮幸邀請到台灣12位女性心臟科醫師一起來「為婦女心臟發聲」的專欄執筆,透過專業的醫療知識及女性細膩的分析角度,為大家解說女性心臟健康各種不同的疾病、風險以及治療相關注意事項。本專欄系列文章由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授權刊登,如想獲得進一步資訊請上官網http://www.tsoc-thf.org.tw/ 華董會關心您的健康!

林姝含醫師學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學士經歷:台大醫學院內科兼任講師 現職: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圖/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提供)
林姝含醫師學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學士 經歷:台大醫學院內科兼任講師 現職: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圖/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提供)

女性所面臨的栓塞事件(Thrombosis in women)

栓塞,是許多心血管事件的本質,舉凡心肌梗塞、中風、靜脈栓塞等,都是特定的血管栓塞所導致的疾病。雖然上述疾病大多男性的發生率較高,但女性無論在疾病表現、風險因子、治療效果等皆有不同之處,不僅可能導致診斷的困難,甚至造成不良的預後。接下來,我們將個別介紹靜脈與動脈的栓塞性疾病,並著重在女性獨有的特性做討論。

靜脈栓塞

什麼是靜脈栓塞?

靜脈栓塞包含深部靜脈栓塞及肺栓塞,是繼心肌梗塞、中風之後,發生率排名第三的急性心血管事件。深部靜脈栓塞好發於下肢的靜脈,症狀包含患肢的腫脹、疼痛、發紅等。若血栓脫落並隨血液流動至肺部,可能引起肺栓塞,造成喘、胸痛、咳血、休克等症狀,甚至有猝死的風險。

靜脈栓塞的發生率隨著年紀而增加。除了年紀之外,其他的風險因子包含外傷、近期手術、長期臥床、搭乘長途交通工具,以及患有任何癌症皆會增加靜脈栓塞發生的風險。整體而言,男性發生靜脈栓塞的可能性較女性高,但女性面臨許多獨有的風險因子,是男性較不會發生的。

女性獨有的風險因子

除了上述風險因子之外,女性賀爾蒙的暴露也是風險因子之一。舉凡口服避孕藥、因應更年期症狀所使用的雌性激素補充、人工受孕治療期間的賀爾蒙注射劑等,都可能增加靜脈栓塞發生的風險。除此之外,懷孕期間因為賀爾蒙的變化,也是靜脈栓塞發生率較高的時期。

不僅如此,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又稱為「May-Thurner症候群」)在女性也比男性常見。解剖構造上,右髂總動脈會跨過左髂總靜脈的前方走向右腿,倘若因此造成左髂總靜脈被前方的右髂總動脈和後方的腰椎壓迫而狹窄,則會增加左腿靜脈栓塞的可能性。

最後,有一些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抗磷脂症候群等,在女性較為常見,也容易引發血栓的產生。

女性靜脈栓塞治療的困境

靜脈栓塞的治療需使用抗凝血劑,在新型口服抗凝血劑(direct oral anticoagulants, DOACs)問世後,絕大部分的情況下已經取代注射式的肝素和口服的華法林(warfarin),成為用藥首選。以目前的藥物實證來看,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在性別之間的效果並沒有統計上顯著的差異,但女性面臨用藥期間較高的出血風險。不僅如此,懷孕期間可以使用的抗凝血劑僅限於肝素和華法林,且因孕期不同而有不同選擇上的限制,不僅較新型抗凝血劑不便,出血的風險也較高。除了孕期之外,育齡婦女在使用抗凝血劑時,也可能導致經血量的增加,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與限制。假使因此停藥,則可能造成治療效果不佳,或是靜脈栓塞的復發。

靜脈栓塞——總結

靜脈栓塞是日益常見的疾病,日前有安全且有效的口服藥物選擇,隨著近年導管技術的進步,導管取栓或溶栓也越加普及。除了男女都有的風險因子之外,賀爾蒙相關的栓塞、髂動靜脈解剖構造的影響、自體免疫疾病等的影響,在女性更為重要。女性靜脈栓塞患者的治療,更需要考慮其出血的風險,做全面的考量和選擇。

動脈栓塞——以心肌梗塞為例

女性心肌梗塞的非典型表現

動脈的急性栓塞事件,常見的有心肌梗塞、中風、急性肢體缺血等;我們今天以心肌梗塞作為動脈栓塞的代表討論。心肌梗塞典型的表現為胸悶,且可能合併冒冷汗、噁心感、手麻、下巴麻等症狀。然而,也有許多其他容易被忽略的非典型症狀,例如頭暈、異常疲憊、上腹不適等,甚至也有可能症狀輕微不明顯,而因此延誤就醫,甚至發現時已經發展到心臟衰竭。非典型的症狀則好發於年長者、糖尿病患者、以及女性病患,需要特別留意。

另外,女性也較為容易發生非粥狀動脈硬化相關的冠狀動脈事件,例如自發性冠狀動脈剝離、冠狀動脈痙攣、非阻塞性心肌梗塞等,也可能增加疾病診斷的困難。

更年期前後的變化

以粥狀動脈硬化而言,女性在停經前因為女性賀爾蒙的保護,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較男性為低。然而,女性在停經後,體質往往會有一些改變,例如三高的發生,以及心血管風險的增加。因此,女性隨著年紀的增長,需要更加留意自己的風險因子,包含血壓、血糖、膽固醇的變化,並在需要時及早治療。

女性藥物的選擇

近年兩性之間的不同是許多疾病重點討論的議題,在冠狀動脈疾病亦然。近期有許多大型臨床試驗觀察到,女性在使用抗血小板藥物時,有較高的出血風險,且在一些比較短期或標準長度雙抗血小板藥物處方的臨床試驗中,似乎短期雙抗治療的好處在女性較男性更為顯著。在藥物的選擇上,還是需要依照每個病人的出血和栓塞風險做綜合的考量。

結語

無論是靜脈或是動脈的栓塞性心血管事件,兩性之間的風險因子、疾病表現以及預後都有差異。不過,預防心血管事件的重點,無論性別,不外乎包含控制三高、遠離菸害,維持標準體重和規則運動的習慣。當有需要使用賀爾蒙藥物、抗凝血劑或抗血小板藥物時,務必和您的醫師充分的討論並了解藥物的目的、效果、好處與風險,並遵從醫囑使用,以得到最好的治療結果。

延伸閱讀:

「為婦女心臟發聲」華董會與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共同發起 關懷女性心臟相關健康

女董串聯齊響應 為女著紅日臉書滿江紅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