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如果註定要向一個人學習犯錯,那麼我希望自己也能學習去付出,學著給出自己最珍惜的那種愛。(圖/Shutterstock)

我們最常犯的,就是自己最恨的那種錯

年少時我曾無數次因此受傷,只感覺那冷言冷語背後是一種極銳利的輕視,我實在恨透了那種被視若無睹的酸水;如今年長,才意料到其實不是輕視,而是近似於恨鐵不成鋼的碩大失望,而她說不出她失望,一番心意便迂迴曲折成一縷凍傷人心的寒冰。

 

我以為自己看清楚這一切,便不再受此影響,偶爾也勸勸母親,可以試著換種表達方式,卻沒想到,我終有一天也犯下同樣錯誤。

 

婚姻生活不免齟齬,某日與先生在客廳冷戰,透過落地窗我看見倒影,那冷漠神色及口中正欲吐出之言,竟如此酷似當年的母親;而正被酸言酸語侵蝕卻忍耐著不發脾氣的先生,破落神情猶如童年的我。

 

我正在犯錯,還是自己最恨的那種。

 

後來,我觀察了身邊的一些朋友,發現他們也很常複製重要他人的行為模式,而他們最恨被如何對待,卻也常常不小心那樣對待別人。

 

那種複製,不只是在親子之間,有時也有前任留下的烙印。

 

究竟是什麼樣的心態呢?也許是一種習慣,也可能是,我們太怕受傷,遂在警覺時發動記憶中最深刻最痛徹心扉的攻擊,避免自己先敗下陣來。

 

如何根除,我沒有答案。明明都已經意識到了,偶爾仍克制不住自己的嘴,即使是如此痛恨那樣犯著這種錯誤的自己。

 

而我只能想,母親給我的,除了那一小部分她亦無法自制的攻擊之外,其實是更無邊廣袤的包容與愛。如果註定要向一個人學習犯錯,那麼我希望自己也能學習去付出,學著給出自己最珍惜的那種愛。

 

陳默安粉絲專頁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