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輕熟女的精采人生 不該斷送在「這件事情」上

36歲P小姐,2年前確診乳癌,當手術切除腫瘤後,醫師建議以化學治療作為輔助治療。在單身、沒有家庭支持的狀況下,她極度恐懼、抗拒,無法想像接受治療後,可能失去事業上的成就、也讓穩定的經濟受到威脅。因此,她抗拒治療,更不希望醫院再打擾她的生活,就這樣逃避了對自己有幫助的治療及細心照料的醫護人員。

黃醫師表示,癌友在面對腫瘤切除後,選擇輔助治療時,往往是患者在療程中最徬徨的一刻!一來擔憂若治療不足可能造成未來癌細胞復發、轉移;二則恐懼接受放射治療及化療過程中所需承受的治療副作用,兩者都讓人難以抉擇。黃醫師說明,臨床醫師主要會參考國際治療指引,結合患者的臨床現況,如:期別、亞型等資訊,協助規畫後續輔助治療。但是,每位患者的復發風險、及對治療的反應皆不同,的確也存在治療選擇的模糊空間,容易讓患者陷入膠著。

所幸,隨著醫學進展,針對乳癌區域復發及遠端轉移的風險評估已有更精準的工具,透過手術切除的腫瘤檢體進行基因檢測及數據分析,可提供輔助治療抉擇更精準的個人化參考依據。目前市面上的基因檢測,皆以歐美腫瘤基因特性為研發基礎,但是東、西方人種本來就存在基因的差異,且歐美罹病年齡層較亞洲年長、患者預後狀況也較亞洲人差。若以歐美的資料庫評估,將可能存在乳癌復發風險人種基因比對上的差異。因此,建議國人可考慮台灣研發,全球唯一專以亞裔基因特性研發的乳癌復發風險評估工具。其適用對象為任一基因亞型的早期乳癌患者,演算法涵蓋特定基因組的基因表達量與臨床因子,可同時評估五年內「區域復發」與「遠端轉移」風險,有助患者及家屬們認識未來可能面臨的風險機率,透過檢測結果與醫師共同討論,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選擇。

輕熟齡正值人生中最精華的時刻,不應讓美好而精彩的人生斷送在乳癌上。尋求正確的管道,選擇適合亞裔基因特性研發的乳癌復發風險評估工具,幫助癌友們在面對疾病的道路上更有自信,重拾生命的掌控權。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