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淘成長 » 好讀好聽 » 配不上的愛:過度關心,來自於對自己沒自信
▲焦慮式的關心,帶來的反而是壓力。(圖/海苔熊)

配不上的愛:過度關心,來自於對自己沒自信

前幾天在《海苔熊心理話》和P’s聊到他的新書,還有他自己的感情生活,談著談著,發現他的感情有一種很特別的樣貌,就是他需要花很久的時間才能夠愛上一個人、和一個人產生親近的關係,可是對方通常不一定能夠等那麼久,所以有些時候走著走著就散了;除此之外,有可能是因為過去他人生中的一些經驗,讓他很習慣對自己喜歡的人「過度付出」,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會讓對方覺得很有壓力。

為什麼他把我的關心當成壓力?

他的這個習慣,讓我想起我自己的故事。我記得我大學的時候有發生過類似的事情,那時候我喜歡系上的一個女生,每天關心她,早安、午安、晚安天天傳,幫她買早餐,還借給她期中考的筆記,我一度以為我就快要追到人家了,後來才發現一切都是我的幻想——有一天,她傳訊息來跟我說(那還是一個簡訊的年代):「關心是壓力,請別再繼續。」那時候完全聽不懂,關心怎麼會是壓力呢,有人關心不是應該很開心嗎,怎麼會變成一種壓力?

一直到很後來,我才發現「自以為是的關心」,這時候不但不會讓對方覺得貼心,還會讓對方有很多複雜的感覺。結合前面P’s例子,其實過度關心的行為,往往來自於下面幾種心理歷程:

shutterstock_1408051373
▲自以為是的關心不但不會讓對方覺得貼心,還會讓對方有很多複雜的感覺。(圖/Shutterstock)
  • 尋求關注:有些時候你的關心只是希望對方能夠回過頭來看看你、在乎你而已,當你關心對方、拿一些東西給對方、甚至問候他日常的時候,對方會給予一些回應,而這個回應就是「你所尋求的關注」。表面上看起來你是付出的人,但實際上,你是一邊付出一邊在「等待那個回報」的人。
  • 獲得支配感:你可能會說,我沒有等待他的回饋呀,我只是默默的在角落關心,這樣我也很滿足。這個說法很有道理,不過仍然忽略了一件事情,就是關係裡面的支配感。想像一下,有一對伴侶在一起之後,每一次開銷都是A花錢,然後B享受,你覺得在這段關係當中,誰掌握比較多的權力?表面上看起來,B好像高高在上,被捧在手心,什麼事情都是「被付出」的那一個,但實際上,拿人手短吃人嘴軟,久了以後,B可能會產生愧疚感、罪惡感、或者是「這樣做真的好嗎?」的自我疑惑。除此之外,倘若在一段關係裡面,一個人總是扮演「被付出」的那一個,那麼某種程度上,他的自主性也被另外一個人給決定了。讓我們把鏡頭再轉過來,A看起來很像是付出很多、地位比較低的那一個,但同時他也獲得一種好處,就是在關係當中的掌控感。從這個角度來看,或許你就能夠理解為什麼不斷關心對方,會給對方壓力——他可能會有「我會不會有一天需要還」的罪疚感。
  • 覺得自己不配:這是一個很深的感覺,也很感謝P’s當天跟我在錄音時候的討論,我們才發現這件事情。為什麼會有一個人在關係裡面過度的關心、付出比較多呢?其中一種可能是,這個過度付出的人認為對方是「屈就」在這段關係中,覺得自己配不上這麼好的人,所以就用好多好多的努力、好多好多的關心,來彌補自己和對方之間的差距。比方說,他可能認為自己的魅力只有50分,但對方的魅力是80分,這中間就會產生一種「不配」的感覺,所以他會很努力的用各種方式,不論是關心、買禮物、或者是做很多的事情,來填補這中間差距的30分。

關係,不是靠愧疚感來維繫

不論是上面哪一種心理狀態,都會面臨一個重要的問題在於:這樣的感情當中,往往會有一個人有強烈的罪惡感、愧疚感,覺得自己好像欠對方什麼,不做點什麼,內心會有焦慮和緊張的感覺,然而,用焦慮當作基礎的感情,其實是無法走遠的。因為害怕自己不配,所以做好多事、因為害怕虧欠對方,於是用一些方式回報,這些的出發點都不是愛,而是恐懼。

所以,當你發現自己在感情裡面有過度付出、過度關心現象的時候,你可能要想一想,是不是你打從心裡覺得自己不值得,這個不值得推動了你,讓你表面上看起來很像在「努力經營關係」,但實際上,你只是害怕失去而已。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