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有時可能是因為害怕自己的觀點不被認同,所以用不知道來取代自己想表達的真實想法。(圖/Shutterstock)

你老是說「不知道」嗎?藏在這三個字背後的祕密

我是在研究所畢業後才意識到需要停下來,好好認真面對自己心中的各種不知道,包括「對社會的陌生、對行業的不解、對環境的困惑」。在這一連串的提問與尋找中,我決定拿出人生一點時間瞭解箇中緣由。

 

研究所畢業那年,我嘗試了許多種工作產業,有:老師、農夫、快遞、節目策畫、工人、餐飲、清潔、公關、編輯等等。這段歷程幫助我找到自己無比熱衷,做三天三夜也不會累的領域—人生設計師。一開始只是期許自己的生活能涵蓋不同領域,如滿漢全席般豐盛,並盡全力去明白各種現象,不只看表象,也理解真相。後來我發現,人生並不需要被「畢業↓工作↓退休↓享受人生」的公式綁架,其實我們可以選擇「畢業↓設計人生↓終老」這輩子都過著自己設計的人生,多好!

 

再來,還想談談「另一種不知道」。

 

我們是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麼的,但是往往會顧忌這個行動好不好、對不對、行不行而退縮,甚至是害怕自己的觀點不被認同,所以用不知道來掩蓋自己想要表達的真實想法。我曾在書裡看到這樣的一句話:「人類是群居的動物,需要透過站在同一陣線找到歸屬感。」換句話說從眾行為是人類本能反應之一。這似乎也間接說明為什麼多數人常回答不知道,背後原因就是在尋求一份認同或支持,畢竟,待在群體裡,總是比較安全。

 

不過,大家可以試著問問自己:「你怎麼知道大家不會認同你?說不定大家就在等你提出觀點,準備附議;或者大家內心其實是期待有更多人表達不同的觀點。」我們能做的,不就是尊重別人提出的看法,真實表達自己的想法嗎?然後,再藉由彼此討論去創造雙贏或多贏的可能。

 

因此,如果你的內心已經蠢蠢欲動,也受夠那個總是不太敢表達的自己,一定很想問:「勇於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要怎麼培養呢?」我的答案是:「問、找、做」。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