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在那樣的場域裡,角色不是「拯救」與「被拯救」,而是純粹的「同在」,自然不會有被負能量干擾的問題。(圖/Shutterstock)

你是「體貼」,還是「自以為是」?

那天我選擇的是「與人交談」專注練習,恰好有個朋友剛和男友分手,心情非常低落,問我能不能去她家陪伴。見到她的時候,她一臉憔悴,但是又強打起精神,忙進忙出地找餅乾、泡咖啡給我。如果是以前,我這個直線條大概會死腦筋地想:「哎呀都失戀了,不就應該什麼都不做,好好窩在沙發上哭掉兩包面紙嗎?」然後就要朋友別忙了,拉著她坐下來問現在怎麼樣,對方到底為什麼提分手,一方面是關心,另一方面也覺得不這樣做,自己就沒有盡到「陪朋友」的責任。

但是那一天,因為正在練習專注「與人交談」,我才發現這些預設,根本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當我有意識地坐在沙發上,看著朋友忙進忙出的身影,仔細聽她問我:「要喝什麼咖啡?藍山還是薩爾瓦多?」認真看著她準備點心的神情,我才發現根本沒必要打斷她—因為她其實是「開心」的。

開心?當然不是因為分手而開心,而是她連著好幾天沉浸在悲傷裡,消極到連打理自己的力氣也沒有,更因為被男友拋棄,覺得自己不被需要。這時候有個朋友來訪,讓她有理由下床忙進忙出,讓她照顧,稱讚她泡的咖啡好喝,她重新感到自己「被需要」,反而透出一股容光煥發的神采。

這是我第一次發現,自己也能具備「閱讀空氣」的能力,但不是為了討好,也一點都不刻意,而是因為在純粹的專注下,能如實捕捉對方的狀態。也因為這份專注在,我才深刻體會到,以前認定的「好朋友模板」不過是一種自以為是,一頭熱地幫忙,卻不見得是對方想要的。因此那一天,我不但沒急著拉她休息,也沒要她打開心房聊情傷,反而請她幫我泡咖啡泡花茶,央求她給我看新買的手沖壺,到了傍晚,甚至還撒嬌說想念她煮的燉洋蔥湯,晚上挽起袖子跟她一起做菜。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