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是人生大事,過往評估購屋條件時,在房價相同的前提下,通常會希望房子愈大愈好,認為這樣比較超值。不過隨著大環境改變,購屋族考量的條件已經不同,逐漸興起「小宅風」,開始以小坪數、低總價的物件為優先考量。
小宅屋定義
對於小宅物件的定義,各方認知不同,有些認為權狀約 30 坪、扣除公設比和附屬建物後,實際居住空間約莫等於 15 坪的物件即屬於小宅;有些則定義為 25 坪以下,有 1 房或 2 房的物件就算是小宅。
至於小宅物件為何當道,可以歸納出 3 個原因。
小宅當道原因 1:高房價
現代房價高漲,人人皆知遍地寸土寸金,小宅物件總價低,不僅降低入手的門檻,也能夠減輕購屋壓力,對首購族來說尤其心動。
雖然小宅物件換算單價相對不划算,不過許多人考量到少子化和高齡化的趨勢,希望手上能夠彈性保有資金因應未來的經濟環境,加上若對於居住空間的需求沒有太高,相對會有意願考量小宅屋。
小宅當道原因 2:轉手性、保值空間提升
以往小坪數的物件被認為難以脫手,不過如前面所述,大坪數房屋的價格高,令許多人負擔不起,而少子化的現象也愈來愈普遍,認為大宅「買不起、住不到」的人比例提高,買家、賣家交易小型物件的比例也有增加趨勢,讓小宅物件的轉手性和保值力都明顯提升。
因此,也有部分購屋族在有房自住的前提下,會將保值和轉手難易度列為購屋的考量之一,如未來有換屋需求,也比較容易脫手。
小宅當道原因 3:地段選擇多
每個地區對房屋物件的需求不同,若是都市區以外的地方,透天厝的能見度較高,若家裡是大家族,比較能夠滿足多代同堂的需求。
不過都會區的大樓和公寓比例較高,在許多蛋黃區、蛋白區甚至蛋殼區,都有許多小型宅可以挑選,對居住在都會區的準購屋族而言,無論是考量房價、貸款難易度、轉手性、保值力或通勤便利度等面向,都因而有更多選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