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孤單與寂寞是推動人們採取行動的重要原因,譬如壓抑自己去順服別人、譬如想找個伴侶……而我也不例外。
在兩個孩子逐漸成長、有自己的伴侶後,我開始擔心會孤獨終老,於是有了想要尋找伴侶的念頭,但一直都沒有相應的人出現。然而這個議題,在我學正念認知療法以後逐漸消失了。不是說正念認知療法有教這部分,但我的確是在不斷地正念練習中,解決了恐懼孤單終老的議題,並且交到了陪伴我一生的好朋友—我自己。
這個與自己交朋友的過程不容易,畢竟我們從小便習於從外在的物質世界來得到滿足,神經路徑也是透過與身邊的人、網路世界、食物連結,以獲取身心的滿足,因此我和自己根本就不熟。
剛開始學正念認知療法的時候,我一直覺得怪怪的,不曉得做那些正念認知療法提到的慢慢品嘗食物、身體掃描要幹麼,尤其覺得打坐更是無聊。所幸我跟《射雕英雄傳》的郭靖很像,不懂沒關係,反正先信了再說。就這樣抱著不疑的心傻傻練,慢慢地,發現跟自己越來越熟了。
味覺因為慢慢吃東西而變得敏銳,可以發現食物分解後的變化,還有從食道進入胃裡的感覺。拜託!我之前只在腦袋裡「知道」有食道和胃,直到痛了才會「感覺到」它們真實存在。由此可知我和身體的關係不太友善,總覺得它會幫我做事沒錯,但是又哭又叫的實在很煩。然而,自從我開始慢食,漸漸用不著吃那麼多,變瘦之餘,美味感還大大提升。
正念認知療法教導人要覺察自己的念頭和感覺。雖然遇到問題時,忍不住會想依賴他人,期待有人能傾聽,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成長歷程,儘管你希望伴侶或朋友能理解,但他可能會說你的痛苦不算什麼、或很難抓到你的感覺,討拍不成反被打臉,反倒讓自己的孤單加了三級。
以前我的感覺很粗略,念頭也是模模糊糊的。靜下來覺察以後,我對自己變得比較慈悲,心情不好時,能像是對待孩子一樣,好好傾聽自己的聲音,也能搞清楚來龍去脈,從根源把死結打開。慢慢地,生活中那些困擾我的事變得比較少了。
透過各種正念練習,觀察與體會身體的變化、心裡的念頭和感覺,我既像個老師了解學生的困難,又像個家長能疼惜孩子的痛苦。幾年下來,我跟自己的各個部分與層面變得熟識,彷彿身邊有個忠實的老朋友,只要你好好對他,他就會好好對你,這要比實體人來得可預期多了。
隨著與自己的連結越來越深,我感到越來越安定,孤零零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感受則越來越淡了。
不曉得你能否覺察到我們都以某種方式連結著。在你需要的時候,只要發出訊息,遠方那個與你並非實體相識的我就會被叫起床,把經驗寫下來陪伴你。你說,你真的孤零零活在這個世界上嗎?看來不是。如果願意打開與物質世界連結以外的管道,你會發現其實自己並不孤單。
不需要學習一個人生活,享受就可以
學會好好吃飯之後,我發現生活也默默起了變化。
我們全家都是吃貨,為了餵飽大家,原本到大賣場搬貨都是快十張小朋友(千元大鈔)出走,才能囤滿家裡兩個冰箱;儘管如此,還是一下就消化完,又得跑一趟大賣場。後來為了確保孩子即使與我同住,也不會被動變成靠媽族,我們開始了一家分三組開伙的日常。大包裝食品不再適用,我比較少到賣場了,開始了蹭小孩食物的生活。
女兒長期觀察我煮飯的模式,也跟著一煮就是煮了一卡車,讓我開冰箱就有得吃。但隨著女兒工作地點轉換,離家太遠,沒時間煮飯;而我的行程又密集到沒時間自己煮(根本就是懶),最近演化為靠外送覓食。每天最大的娛樂則是逛網站找好吃的、或沒吃過的美食,享受默默才寫論文沒幾個字,食物就親送到家的服務。
除此之外,因為學了正念,早已經體驗到細細品嘗食物,要比囫圇吞棗好上一萬倍的滋味。上回到宜蘭演講,五個小時的演講拆成下午和晚上,趁著中間三小時的空檔,我跑去吃到飽餐廳,驚豔於一個人靜靜拆螃蟹的美味,不用忙著跟人家說話,更能專心致志於品嘗食物的味道。從此開始了自己一個人去享受美食的習慣,靜靜地與食物相處,與自己相處。
當我哥知道我竟然一個人跑去台北美福吃中餐,他不解地重複拋出問句:「一個人去吃到飽?一個人去吃到飽?」
的確,用餐時一整個大廳人聲鼎沸、杯觥交錯,當中有一個人靜靜地拆著四隻螃蟹,看起來的確很違和,引來陌生人的好奇心也是必然。
回頭想想,人出生確實是一個人來的,為了進入社會,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努力學會與群體共處;但隨著生命階段的推進,原本為共生體的家人,也會有自己的發展任務,無法同步,到了這個階段,又得回頭努力學會與自己相處。
與我同齡的朋友們有時會唏噓,不得不學習一個人過生活。
仔細想想,無論和群體或和自己共處,其實根本不需要「努力」。需要努力是因為留戀與固著過去,心中有個應該要如何才叫幸福的藍圖。如果能夠放下過去的習慣與擔心未來孤寂終老,用「享受」的心情與現在相遇,日子一樣過得有滋有味。
文/郭葉珍
本文出自《和自己,相愛不相礙》三采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