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瑞江
(圖片來源/微博)
馬克思與恩格斯、管仲與鮑叔牙、俞伯牙與鍾子期,還有,演員黃渤與著名導演管虎。
古往今來,有很多生死相交或互為知音的人,他們的故事滲入歷史,慢慢流淌成了一段段諍友佳話。比如,馬克思與恩格斯、管仲和鮑叔牙、俞伯牙與鍾子期等等。
朋友是社會生活中,人們最重要的紐帶關係之一。要處理好朋友關係,並不簡單。在與朋友的日常交往中,難免會因為彼此間的溝通而造成誤會,從而使關係疏離。所以,如何交到一個值得信賴且無話不說的好友,是非常重要的事;與此同時,如何與朋友真誠相待,既能心無隔閡的交流,又不會輕易因為言語碰撞而發生誤會,也是非常重要的事。
黃渤是娛樂圈裡出名的老好人,也是非常有朋友緣的人。他和著名導演管虎自拍攝電影《上車,走吧》認識後,十多年來,兩人合作了很多高品質、好口碑的電影作品,共同付出不少努力,也收穫頗豐。管虎早已成為中國導演中的重要代表人物,因其實力而屢獲大獎;黃渤也經由多年奮鬥,成就自己的影帝地位和票房神話,是觀眾心目中絕對的實力派演員。他們兩人,就是一對非常好的朋友。黃渤曾經在很多公眾場合都有意無意的提到過與管虎之間的友誼,以及管虎導演對他的演藝生涯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014年,《南方人物週刊》採訪黃渤時,就有他談論管虎的相關內容。
黃渤:「……管虎跟我說過一句話,我印象還挺深的,他說你別瞎接戲啊,你身上最寶貴的就是這點真摯、真誠,以及身體裡面最原始的東西。這些東西磨著磨著就沒了,我覺得也對。後來將這句話還給他。」
說到這裡時,記者問道:「他沒了?」
黃渤:「都沒了。其實他替我解答了這個問題。包括在拍《殺生》的時候,一開始那個結局可能不是那麼有希望,聊了七、八年劇本,到最後出現了一個孩子,給了一個希望的結局。我跟梁靜說過,我說管虎那麼一個混蛋,你非給他穿阿瑪尼(Armani,臺譯亞曼尼)。這個牌子的褲子,那個牌子的襯衣,襯衣領子還豎起來穿,那個邊兒還得挽起來。我說這還是他嗎?慢慢你就把這導演給毀了。他身子裡原來那股混勁兒,其實是他最寶貴的創作力。他慢慢開始喝紅酒了,慢慢成那樣了,我覺得那些東西是對他有損害的。再過了好多年,我們聊起這件事來,其實他解讀得特別好,說誰能拒絕成長啊!心中沒有的時候,你何必去留戀。身體裡已經沒有了,比方說你已經不是一個像年輕時那麼容易憤怒的人了,非要去做出一個憤怒的樣子來,那也是很可笑的事情。對我來說也一樣,此消彼長,一些東西一定會慢慢丟掉的,找不回來了。但同時你一路還會撿到很多東西,裝到身體裡面,這都是成長帶來的。」
朋友分很多種,從先人不斷發明出來的詞彙中,我們就能管窺一二,比如君子之交、貧賤之交、忘年之交、莫逆之交、刎頸之交、八拜之交、酒肉之交等等,有好有壞。當然,這些大都與古人交朋友或維護朋友的關係相關,現代人沒有那麼多講究,這些詞彙也就只剩形容的功能。黃渤和管虎,大概就可以用其中的某個詞彙來形容,他們是一對貨真價實的諍友。
所謂諍友,就是能夠對你直言不諱的朋友,他看到你的優點和成長,不一定會表揚和鼓勵,但是看到你的缺點和退步,必然會出言規勸,也許還絲毫不會顧及你的面子。在上面那段採訪實錄中,黃渤提到管虎對他說的那些話,唯有朋友,而且是真性情的好朋友,才會如此直白的表達和囑託。而且,也唯有實打實(按:實實在在不虛假)的諍友,才能聽得進去並且當作至寶記在心中。
而黃渤對管虎身上最優秀的那些品質也看得比較透澈,而且還在他面前直接表達過。更難能可貴的是,黃渤在記者的公開採訪中,能將兩人之間本屬於比較隱私的話題,坦坦蕩蕩都拿出來講給觀眾聽,拋開對觀眾帶來的啟迪作用不說,僅就他的這份誠懇與坦蕩的表達,就足見其對待朋友的赤子之心。
每個人都有朋友,而且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中,都很難離得開朋友間的友情與互助,但是能夠實事求是,直接對朋友說出他身上最優秀的品質,又說得非常到位,而且不怕因直白而受朋友忌諱,就很難做到了。
當我們面對別人直接說什麼該幹、什麼不該幹時,既要對他有很深的了解,能保證一針見血的說到點上,是對眼光、見識與分析總結能力的考驗,更需要諍友間的那種坦率與赤誠。歷史上最著名的開明皇帝李世民與大臣魏徵,就是個非常能說明問題的例子。
雖然在高高在上的李世民面前,魏徵只是一個臣子,但是在很多時候,李世民都會把對方當作一位諍友來看待。因為唯有魏徵才能夠像好朋友一樣,滿懷赤誠的將李世民做得不好的地方指出來,並且告訴他應該怎樣做才對。
流傳後世的《諫太宗十思疏》,就是魏徵對唐太宗李世民所說的十個該做與不該做的方面:「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遊,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以怒而濫刑。總此十思,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遊之樂,可以養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言辭懇切,又毫不隱晦,直接將自己想說的話表達出來。
據說有一次,因為魏徵在大庭廣眾之下,太不給李世民這位皇帝面子,氣得他發誓要找機會把魏徵給殺了。經過長孫皇后的勸解後,李世民不但熄了怒火,而且對魏徵越發器重。魏徵死後,李世民痛苦不堪,說出那句流芳百世的名言:「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其實,在李世民的心中,魏徵早已不只是一個臣子,而是身邊一位不可或缺的諍友了。
朋友之間能夠及時矯正對方走偏的地方,如鏡子一樣可以讓對方知悉缺點,進而能從中反思到自己身上,達到互相督促的目的。
黃渤在採訪中不但說出他認為管虎身上丟失的東西,同時也從中明白自己其實也在失去這些最原始本真的品性。雖然可能確實與成長有關,即便了解清楚了也無能為力,但可以肯定的是,與朋友能夠如此互相直言,真的非常可貴。
因此,與自己已經認定的朋友相處,就一定要以他為鏡,同時也做朋友的鏡子,看到對方的不足之處;要直言相告,讓他能在第一時間意識到問題所在,並且加以改正,才可保證朋友不在其他人面前或其他地方出現更大的錯誤。這也是與朋友相處時相當重要的說話藝術。
本文出自《黃渤說話的藝術》大是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