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淘兩性 » 吳幼堅:我只是一位普通的母親

吳幼堅:我只是一位普通的母親

文/飛贊網

■ 采訪:凌絕頂 / 錄音整理:騷範兒小盆友 / 編輯:懶人,angela57 / 海報設計:小偉
■ 受訪者:吳幼堅

一篇文章曾如此描述三色堇:「三色堇的三片花瓣,一片是真,一片是善,一片是美,花心是愛」。而在中國有一位令人尊敬的母親自喻為「一株三色堇」,她深信一切草木,皆有選擇各自生存狀態的自由。這個人就是吳幼堅,中國第一位公開站出來支持同性戀兒子的母親。

遲至暮年的她,本應享受晚年愜意的生活,但是她卻不顧社會和家族的壓力,投身到中國同性戀群體公益事業中。作為同性戀親友會的會長,她活躍在民間,活躍在媒體上,輾轉多個城市,倡導社會對同性戀群體寬容、理解。

在2011年母親節到來之時,飛贊對吳幼堅媽媽進行了專訪。讓我們在偉大、崇高之外,發現作為一個女人、作為一個母親的吳幼堅,她的溫柔,她的柔弱,她的眼淚,她的歡笑。

吳幼堅參加飛贊北京網友見面活動,60多個孩子為她慶祝64歲生日

(2011年4月23日,北京老唱片咖啡屋)

飛贊:很多同志朋友都很羨慕您的兒子鄭遠濤,有一對支持同性戀孩子的父母,而他們的父母很難做到您這樣,因為在學歷、經歷、職業等方面,他們的父母都太普通了。

吳幼堅:我一直說,我只是一位普通的母親。

我不過就是一個文革前畢業的高中生,連一天的大學門都沒進過,除了比較愛好文學並從事文字編輯工作以外,我其他方面的知識很欠缺。有些父母有學歷,有社會地位,像公務員、機關領導、公司老總不在少數,甚至有些家庭一家三口都是高學歷,父母是大學教授,兒子是博士,但他們還是無法接受並面對同性戀這個問題。

因此對待這個問題,關鍵因素不在於學歷的高低,要看他個人如何看待這個因素,並非學歷高就能接受,學歷低就不能接受。即使沒有文化,但是一對夫婦如果對孩子有足夠的信任和愛,他們還是願意接受同性戀,並去了解相關的科學知識。

我與大多數父母一樣,有很多共同點。最簡單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都是孩子們的父親或者母親,都有家長這個身份。

吳幼堅參加飛贊網友北京見面活動,和主持人亮馬聊天,開懷大笑

飛贊:您已經接受了孩子作為同性戀的事實,可是現在還有很多父母無法接受他們的孩子,他們應該怎麼做?

吳幼堅:我覺得,這些父母可能不是缺乏知識,而是沒有站在孩子的立場上著想。

有些父母剛開始不了解這個問題,但之後通過各種渠道逐漸知道這個群體,並明白這個群體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後,卻表現出一種抗拒心態,不僅不想再看這類資料,而且表示如果別人是的話他不會說什麼,但如果他兒子是同性戀就不行。

為什麼不行呢?他認為對不起他十幾二十年的培養,他付出的心血。這些父母總是強調自己給孩子的付出,卻沒有想到父母要給孩子們幸福。很多父母非要按照自己的意願,扭曲孩子們的生活,給孩子們安排一個不屬於他們的人生。對於一個人來說,無法享受自己願意的生活,是無法得到幸福的。而對於有些嘴上說「為你好」的父母們,他們明知道孩子們是不幸福的,但為了自己面子,就是不肯面對現實。

飛贊:有些父母的確已經接受了自己的孩子,但他們擔心社會對孩子的歧視,所以勸孩子不要去當同性戀了,趕快結婚,既有社會保障,也可解決老有所養的問題。

吳幼堅:我覺得最主要的是父母對孩子有沒有足夠的信任。

如果孩子不是同性戀,但各方面都非常窩囊,總是依賴父母,給他安排好了一切,然後沒有主心骨,或者是很軟弱的,那他就算是個異性戀,也一樣生活不好。像這樣的孩子,如果父母沒有給他找到好工作,沒有給他找到一個門當戶對的對象,一旦遇到困難,或者生下第三代,他會把問題拋給父母,甚至把他的孩子甩給父母撫養。對於這樣沒有能力或不想負責任的人,即使是個異性戀,他也不會有幸福的生活。因此物質條件好不一定能得到幸福,精神上的自足更加重要。

同性戀這個性取向只是一個人的一個方面而已,不是決定性的,一個人的事業、學習、人際關系、社會責任感,以及其他豐富生活的方方面面內容,都是由你自己來決定的。

比方我的兒子,初中時他就明確的認同了自己的身份,他知道自己是一個同性戀,他不會懷疑動搖。他不擔心,像他的這樣的一個人,在人口裡面只占百分之三到五,將來該怎麼過。說到這個數字——百分之三到五,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按這個比例計算同性戀總人數已經非常多了,大約五千萬人。這些人同樣在社會上生存著,為什麼有的就不自信,好像無路可走。

因此我覺得父母們不必太過擔心,如果僅僅因為他是同性戀就擔心他過不好,假如照此推理,若是因為其他因素而導致他生過的不好,如長得太過瘦小、或者太胖、甚至太高,那麼該你操心的事可太多了。

飛贊:很多中國父母認為父母的職責就是從小就好好照顧孩子,讓孩子好好讀書,事業有成。孩子能夠出人頭地是父母理所應當的榮耀。如果孩子生活的不好,或者離經叛道,父母會覺得是在給他們丟臉。您對兒子有過什麼期望?

吳幼堅:我父親說過一句話:「人不一定要有烏紗,但人一定要為社會留下點什麼。」這句話深深的影響著我,現在到我自己當父母了,我也是這樣想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就已經足夠了,他需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學什麼專業,我們從未強求過。

我們從來沒有像別的父母那樣,刻意把他往什麼興趣上引導。我們從來沒有把自己有限的收入,有限的節假日用於陪他學書法,學武術,學鋼琴之類的課程。我們覺得短暫的人生當中,童年的快樂是很寶貴的,要順著他的天性,那時候我們根本沒想到他以後會告訴我們他是個同性戀。他還在幼兒園的時候,我們就覺得如果能給他快樂就已經很好了,難得有一個假期的話,就帶他到公園去,或者是去那些不花錢就可以聽的講堂。如果去旅游,我們都是窮溜達,坐最簡單的班車,花幾十塊錢車費,住私人的小旅館,到街邊吃便宜的大排檔。我們花的錢很少,但覺得非常快樂。

我的影集中有一個部分叫「永恆的羽翼」,意思是:我們要保護他成長,我們要給他飛翔的能力,因為我們知道有一天他是要往天上飛的。在那部分影冊中,我和孩子笑得很開心。這笑發自內心,自然流露,活潑而真實。

總之,我們覺得給他快樂就好了。而他是什麼樣的性取向,學什麼樣的專業,或者是他的專業水准如何,這些都是次要的,哪怕他掃大街,我覺得他有一個健康快樂的心靈也都會掃的很好。

最好的親子關系是家長和孩子是平等的,像朋友一樣,雙方相互信任,同時父母尊重孩子的獨立性。因為這種信任,父母、孩子可以把自己的一些困惑表達出來,大家進行交流,在這種情況下,雙方往往都會得到一些啟發。

飛贊:說說您和兒子的故事吧。

吳幼堅:比如,在學習上他不停的提醒我,每次打電話或者寫信,他總是建議我不要受原有生活經歷的局限,要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要不停的學習,否則你只講自己和自己兒子的故事,對別人的啟發有限。我說我會的,我會把跟我溝通過的家長、孩子們的事例積累起來。

他說這些還不夠,要我每天看看愛白網,多了解世界各地的同志咨詢,以及世界同志群體的發展,新的觀點。有時他會把他喜歡的文章發給我,或著講給我聽,介紹一些好的音樂,這無形中也是一種熏陶吧。

如果他在廣州,他經常會把一些好的音像製品買回來在家裡給我播放。我不懂英語,他就在旁邊小聲的給翻譯,包括看電影,也都是他陪我去的。現在他不在廣州,就沒有這樣的機會了。我上次來北京,他又帶我去電影院,看《陽光燦爛的日子》,我本來不想去電影院看,嫌貴,幾十塊錢一張電影票,但他說在影院看電影的感覺不一樣的,也要適當享受。

在北京老唱片咖啡屋,吳幼堅和異性戀聊天,希望更多人了解、認識、接受同性戀

飛贊:我覺得剛才您說的很多的事情,比如,不要局限於自己,應該多讀書,這些本應是父母告訴子女的,現在反倒是遠濤告訴您,而您還挺高興的,我覺得這非常難得。

吳幼堅:我感到自己確實通過學習,在不斷的進步。我覺得不應以家長的身份,居高臨下的看待這個問題。父母與孩子不論誰強誰弱,應該互相促進,就像同學和朋友那樣吧。

飛贊:有些同性戀朋友們想跟自己父母說自己的情況(出櫃),希望能夠更加真實地面對父母,您有什麼建議?

吳幼堅:我覺得不要對父母抱太大的期望。要從實際出發,現實一點,從父母與他的現實關系來考慮。

我認為,如果一個二十來歲的孩子,多年來都是父母說了算,已經習慣了順從,突然間要他的父母聽得進他的話,就比較困難。如果這個人這樣嘗試,結果卻做不到,他就會很失望。但是如果親子關系向來如好朋友一般,什麼話都能談,唯獨同性戀的話題從來沒接觸過,這樣可以嘗試一下,但建議先參考別人的經驗,做一些鋪墊。假如父母是說一不二的那種,可能這個人的內心要比父母更強大才行。

飛贊:您給大家的印象一直是快樂,堅強的。作為一個母親,在真實的生活中,您在什麼時候會感到傷心、痛苦、擔心?

吳幼堅:這些年中,我的所有傷心都源於別人的孩子和他們父母的痛苦。

我關注這個群體以後,各類求助接踵而來。而我是雙重的身份,一方面我是親友會的會長,我要為這些同性戀孩子排除心裡的憂郁。當這些孩子們感覺不能被父母所理解,感到壓抑時,我要勸導他們。比方聽到有些人有輕生的念頭時,有的年輕人與長輩發生衝突時,我就會特別痛心。因為我不能逐個的去幫助、解決他們人生路上的每一個難題,深深的感到個人力量的有限。我只能在精神上安慰鼓勵他們。遇到這些事,我會難過,有時一提起來我就會哭。

記得有一個我認識的孩子,他的父母不接受他的出櫃,自己在愛情的追求方面又受挫折,於是決定離開廣州。他給我打電話說:「媽媽(他總是叫我「媽媽」)我打算辭工離開廣州要回河南老家去……」。我聽了以後我在這邊電話裡面就哭了。我說「你怎麼這樣啊,就是不夠堅定啊,你們將來怎麼辦……」就很替他擔心,說著說著,他在電話那邊哭,我在電話這邊也哭。

另外一方面,我本身又是個家長,是個母親。雖然我和我先生都接受兒子的情況,但是我也會站在父母的角度。當這些父母們向我哭訴,或者面對面的交流的時候,我也會感同身受,知道他們的難處,知道他們一時無法理解、接受的那種焦慮心情。

例如有這樣一位母親,她曾經單獨的,默默的承受著這種突如其來的變故。她原來認為她的孩子與他人無異,突然發現他是同性戀後,不敢告訴丈夫,因此沒有人能跟她分擔的這個問題。後來,她找到我了。我們見面時,話都沒說出來,她的眼淚就嘩嘩的流。面對這些我也會跟他們一樣的難過。我也是有七情六欲的,我覺得不能只求自己清靜,因此我經常和別人進行心靈上的溝通。

飛贊:有句話叫「子女出櫃,父母入櫃」。一些父母得知子女是同志後,承受很大的壓力。您有什麼建議?

吳幼堅:我建議這些父母們調整心態,接受事實。既然這是一個客觀事實,而且這個事實沒有什麼,只不過是多數和少數的問題,他又不是找不到同性相愛的朋友,又不會影響讀書學習、工作生活,所以應該把這個事情的影響盡可能的化解掉,讓自己的生活快樂起來。

如果孩子不跟異性結婚,也不生孩子的話,那自己的晚年計劃就修正一下,不要再有抱孫子的心態。像這個歲數的父母們還是有很多晚年樂趣的,還可以跟別的親戚朋友們來往。孩子的性傾向是個人隱私,大多數父母不用非要像我這樣「拋頭露面」。

與別人接觸這個問題時,可以持走到哪一步就到哪一步的態度,不要心裡發虛,不要太在意別人怎麼想。現在很多異性戀的孩子都不打算那麼快結婚生子,或者結婚以後也不打算要孩子。如果是以前,這樣的問題就不得了了。別人總會問:「哎呀你們家姑娘怎麼還不出嫁,你兒子那麼好的條件怎麼還不娶媳婦?」。而父母也會急得團團轉。但是現在時代變了,很多異性戀父母可能會很坦然的說:「管他那麼多呢。問過了,他說不想那麼快結婚。挑剔唄!由得他挑吧……」。為什麼同性戀孩子的父母們就不能這樣說?大部分情況下,得到這樣的回答,很多人一般不會再刨根問底。

如果真有窮追不舍的親戚或友人,父母們甚至可以用很硬的口氣說:「你們不要總是拿這問題來問我,特別是不要在我的孩子回來探家時都要問這個話題,家族聚會坐在一起,就好像全都解決了,就他沒解決,變成了重點研究他的個人問題。這樣他會很煩這種事情,就不願意回來了。」只要父母這麼一說,親屬就會感覺到他們要不高興了,不高興就別提了。拿別的話題來說,又不是沒有別的話題。這就可以避開,管人家心裡怎麼想呢,避開這個話題就行了。

飛贊: 對於那些孩子是同性戀的父母,您有什麼話要告訴他們嗎?可以提一些建議嗎?比如說看你的博客,給你打電話啊,讀些什麼書,或者說怎樣寬解自己的內心。請您給他們指引一個方向。

吳幼堅:可以看我的博客,或者看我的視頻,或者打電話來交流,但關鍵還是要看自己本人是否相信科學。否則再交流也不會有結果。科學說同性戀不是病,不是壞事,不是錯事,不是阻礙,這些道理不難,但是如果這些父母不願相信,那就沒辦法。

還有就是一定要想明白做父母的是否真的愛孩子,這種愛是否要孩子幸福,如果是的話,請從他是個同性戀的角度來思考,他的人生怎麼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同性戀孩子的父母們要接受這個事實,不要再抱定異性戀者才幸福的觀念,之後再去想怎麼辦。不然的話,會總感覺,這個孩子是個同性戀,他為什麼不可以改呢,為什麼不能像別人那樣。總之,父母們要懷著愛來接受孩子真實的樣子,按照他真實的樣子來考慮和關注他的生活,而不是干預他的生活。

飛贊:的確有很多人想幫助這個群體,但他們不方便參加更多同志的活動,但吳媽媽在幫助這些人,所以幫助吳媽媽就是間接的在幫助這些人,您覺得應該如何幫助這個群體?

吳幼堅:我希望那些出櫃經過一番探索,最後終於走出一條路的,終於讓父母接受了的那些孩子,如果這些人要幫助這個群體,或者感謝我幫助這個群體,感謝親友會的話,最好的感謝就是動手把出櫃的故事寫下來,然後通過我來推薦給更多的人,慢慢的增強孩子的信心和給更多的父母以啟發,讓更多的父母反思——別的普通父母既然可以做到,為什麼我不能做到呢?在這個環境下,並非只有鄭遠濤才能出櫃,並非只有吳幼堅才能接受孩子。

飛贊:對,每一個父母其實都了解孩子,只要是真的有愛。

吳幼堅:所以我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出櫃故事,你們飛贊也在整理這些,有合適的我也會盡量的轉發。我這邊要是有合適的故事,會放到博客上,飛贊認為有意義,也可以轉發。
飛贊:謝謝,吳媽媽接受飛贊的這次采訪,以及對飛贊的支持,我相信您的故事一定會激勵,並改變很多人。也希望各位關注吳幼堅媽媽的朋友們,支持吳媽媽。

■ 吳幼堅飛贊主頁: http://www.feizan.com/3sj
■ 吳幼堅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3sj
■ 吳幼堅兒子鄭遠濤飛贊主頁:http://www.feizan.com/space-4202.html
■ 吳幼堅熱線電話: 020-37611068 (周一、三、五晚10-12時由吳幼堅接聽)
■ 吳幼堅與飛贊北京網友見面活動(含錄音):http://www.feizan.com/space-9-do-blog-id-15277.html
■ 飛贊人物第一期:《懶人:同志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