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新婚一開始的適應,國內外的研究都發現,夫妻不論婚齡長短,都容易為以下四個議題發生衝突,分別是金錢分配、家務分工、親子教養和姻親相處,是婚姻裏主要的衝突來源。
有一對夫妻,從婚前就習慣各付各的,外出約會各付一半,購物旅遊也負擔各自消費的部份,兩個人似乎都能相安無事,運作良好。婚後衝突卻愈來愈大,因為家庭開銷又多又雜,很難算得清清楚楚,加上每個人使用和需求的狀況不一樣,自覺消耗較少的人感到不公平,不應該負擔支出那麼多,而另一方覺得對方太計較,都已經吃住在一塊了還算計那麼多,夫妻倆鎮日就為公平不公平的問題爭辯。
還有一對小夫妻,跟一般住在都會裏小公寓的上班族一樣,下班要趕回家倒垃圾,因為現在都會區實施垃圾不落地,幾乎每家都得追垃圾車,錯過時間就沒辦法丟垃圾,偏偏兩個人工作都很忙,也不喜歡倒垃圾,都期待對方去完成這個家裏最艱鉅的任務,但期待歸期待,經常落空以終,後來說好兩個人輪流,卻又發生有人無法切實執行的狀況,兩個人常常是從幾包發臭的垃圾吵起,從「你都不好好倒垃圾」演變為「你根本都不愛我,不替我著想」。
另一對夫妻則是經常為照顧小孩子吵,先生堅持,如果早上是他送小孩上課,下午太太就要去接,不能都是由他犧牲時間,他有工作事業要打拼。或是另一個全職在家帶小孩的太太堅持,先生週末全部時間都要陪小孩,因為她當家庭主婦也需要週休二日,引起在外辛苦賺錢、每天累得跟狗一樣的先生不平之鳴:「那我的週休二日呢?就不能互相體諒一下嗎?」
許多實證研究發現,在夫妻關係中,特別是在金錢、家務分工和照顧孩子上,如果太在乎五十/五十的齊頭式公平,而不是強調互相支援,婚姻滿意度和幸福感會比較低。所謂互相支援和幫忙,是指有能力或有空的人就多做一點,而不是斤斤計較,要求形式上的平等,或是量上的均等,像是一定要各別分攤多少錢,一定要花多少時間做家事和照顧小孩。
在愛的關係裏,應該尋求的是蹺蹺板的平衡,有時一方負擔得多一點,沉在下面,幾乎快坐到地面了,有時輕鬆些,可以蹺得高高的好自在,看到不同的人生風景,享受瞬間新鮮的空氣,兩個人上上下下,彼此擔待,是一個流動的、自在舒服又有彈性的平衡。
像是在金錢的分配和使用上,如果夫妻倆都達成共識,收入較好的一方可以多負擔一些,付出較少的一方就不該被輕看或歧視,不要要求形式上的平等。再如,有些女性會在婚後辭去工作,全心照顧家庭,只依靠另一半的收入,如果這樣的依賴是經過雙方討論同意的,就不該變成賺錢的是大爺,形成一方尊一方卑,賺錢的一方自覺有權透用金錢來支配另一方,反過來說,是要記得當初的討論協定,感謝另一方在家庭家務上的付出。
在家務分工部份,可如高特曼所建議的,由女性來負責例行的家務,由男性來做粗重又危險的工作。像有個每天洗碗洗得很煩的太太,希望先生也來幫忙洗碗,先生則笑著提醒她,那她要不要每個星期也來鋸樹除草?她立刻明白,那是兩個人付出的不同,她的確是鋸不了樹,也不會除草,她能做的是洗碗,也就是她對家裏最好的貢獻,而她偶爾也會提議,有時交換一下家務,彼此體會對方付出的辛勞,不同的感受。
每個家庭分配家務的方式不同。有的是由全職在家的太太包辦所有一切,偶爾請求家人的幫忙。有的是家中有特定的主導者,由他分配給家中每個成員,包括小孩在內,每個人都有該做的部份。有的則是由夫妻共同列出家務,選擇自己喜歡或擅長的項目,再配合兩個人的時間,做最好的調整,這在後續執行過程中比較不會心懷怨恨或不舒服,各自認養願意喜歡的工作,如果都沒有人認養就可以輪流,或是花錢找人來做。
像那對為垃圾吵架的小夫妻,最後的解決方法就是花錢找人幫忙倒垃圾,現在住家附近或社區會有一種私人服務,可以每天來家裏收垃圾,幫忙清運,從此不用再追垃圾車。其實除了強調分工,很多家事是可以一起做的,像是飯後一起洗碗,稍微整理一下廚房,一起晾衣服摺衣服,或是週末一起買菜購物,都是增加兩個人一起相處和生活的好機會,一同面對家裏的需要和問題。
有個愈來愈會做家事的先生就發現,做家事時愈能心甘情願去做,心裏會愈舒服,而不是一直想著:「為什麼是我做?為什麼太太要我做?」想想自己也是成熟獨立的個體,也能夠付出,不該像小時候只能依賴媽媽,是在認知和行動上同時做轉換和嘗試,在做的過程中還得到太太極大的讚美和感謝,兩個人的關係也因此愈來愈好,不再為誰該做家事爭吵。
在照顧小孩的部份,除了會為付出時間爭執之外,夫妻也容易為教養的方式起衝突。像許多太太會抱怨先生:「明明是要你陪小孩讀書做功課,你怎麼一直跟他玩啊?」先生就很無奈的回答道:「我跟他玩,就是陪他,跟他互動啊。」太太說:「不不不,你什麼正事都沒做到,你看小孩的功課都沒做。」
其實許多研究都已發現,先生對小孩最大的貢獻就是陪他一起玩,從玩耍中刺激孩子的反應和成長,在玩裏有教,在教裏有樂趣,陪伴相對於教也同樣重要。但是做媽媽的可能太強調「教」的部份,要完成功能性的任務,身為太太的可以從這個地方開始看到男女對待孩子的差異,給雙方多留一些空間,尊重先生所發揮的功能。
除了性別的差異,夫妻倆在親子教養上,一定也會有來自兩個不同家庭的差異,在觀念和做法上有所不同,不過很不幸的,人都很容易陷在外表的行為反應上,很快就變成情緒性的爭吵,或是直接的人身攻擊。像在比較重視紀律家庭長大的一方,可能會批評另一方家教不好,從小沒學好。而在比較輕鬆自在家庭長大的一方,可能又會覺得另一方教小孩過於嚴厲刻板,簡直是泯滅人性,不尊重個人意願。
孩子雖然小,但他們的直覺和眼睛是雪亮的,看到父母有所不同,很快就能見縫插針,變成兩面都能討好的牆頭草,對小孩人格的成長有不好的影響。因此為了小孩好,夫妻倆最好不要在當場就吵起來,事後兩個人再討論檢討比較好,任何的差異都需要一些時間討論溝通,在小孩子面前不宜過度爭執,會讓小孩無所適從,甚至因強烈的情緒爭執讓他們感到難過沮喪。
跟其他衝突不同的,夫妻為教養問題發生爭吵,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想給孩子最好的,因此也沒有絕對的對錯,誰的方法或主張就一定對或一定錯,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都是想從自己成長的記憶裏挖經驗,也因為如此,很容易跟另一半陷入爭吵,覺得自己的主張才是最好的,這也是高特曼所說的,這是一種不可解決的問題,只能尋求彼此的協調。
其實放寬心想想,父母親對每個小孩都像在做實驗,為小孩安排的學校和學習,不必然都會按著自己預期的出現想要的結果。小孩跟父母本來就是不一樣的個體,有自己的生命和氣質,將來所面對的世界也不一樣,充滿了變化和未知,比較好的態度是為小孩預留一些彈性,一些發展的可能性和空間,而不一定要百分之百堅持自己才是對的。如果能這麼想,跟另一半相持不下的爭執或衝突,應該可以紓緩許多。
至於姻親相處,是夫妻間除了彼此兩個人,要面對外在他人的適應問題。華人的社會重視家庭關係,家族成員的互動,彼此互賴的程度高,因此也容易成為夫妻衝突的來源。過去以父家夫家為主的家庭生活型態,這些年隨著兩性平權,已有一些鬆動轉變,慢慢成為以兩人為主的小家庭,多數家庭仍處在兩種混雜之中,跟姻親有程度不一的互動,姻親的來往跟每個家庭內在的深層互動有關,需要進一步探究和學習。
高特曼的研究發現,婚姻裏其實有六九%的問題是無法解決的,除了需要多些同理與耐心,跟另一半慢慢對話,了解彼此的深層需求和內在經驗之外,多增加兩個人正向的互動,多些愛的感覺也很重要,因為相對於一直處在衝突中,問題沒辦法解決,正面互動反而能帶來不同的力量,鬆動兩個人的差異或堅持,讓衝突變得不是那麼有所謂。也是經過研究證實的,婚姻裏的正向互動和負向互動的比例如果是五比一,就是很美好幸福的關係,能長長久久又穩固。也就是說,愛的存款要遠遠多過愛的折損,才不會讓關係枯竭,走不下去。
少年夫妻老來伴,愈燉愈甘甜
夫妻結婚久了,慢慢都會尋出適應之道,就像鞋子穿久了會愈來愈習慣一樣,不再那麼生硬疼痛,不過人生會不斷往前走,不管情不情願,喜不喜歡,開不開心,早晚都會步入頭髮灰白、皺紋增加、體力不如從前的時候,人進入中年,婚姻也進入了不同階段。
家庭跟人一樣,都有不同的生命週期(family life cycle),研究的學者和理論很多,大致上都涵蓋了五個階段,包括新婚夫妻(尚未有小孩時期)、年輕夫妻(養育小孩階段)、中年夫妻(孩子離家、空巢期)、老年夫妻(退休後時光)和最後的喪偶(其中之一方過世,回到單身狀態),從中不難看出,小孩的成長被做為分段的依據。在現實婚姻中,孩子的確深深牽引著一個家庭的發展,夫妻關係也會隨之起舞,跟著調整變化。
人到了中年,家庭最明顯的變化是孩子陸續走了,從外出求學、工作、到結婚完全離開家。女性碰到的衝擊可能是最明顯也是最大的,小孩不再時時刻刻需要她,同樣的,她也不需要再被綁在家庭角色之中,母職已經結束,婚姻中一個重要的任務已告一段落。原本全職的家庭主婦可能會渴望到外面走走,追求家庭以外的生活活動;而原本就在職場工作的女性,可能也想重新定位自己,尋找未來新的生活目標。
中年男性則正好相反,他們在打拼事業一個段落後,可能發現過去投注太多時間精力在外面,忽略家庭和自己的生活,轉眼間小孩居然都長大而且離家,沒辦法再跟他們相處,他們不再在家裏殷殷期盼他回來,心裏會有說不出的遺憾悔恨,在心理上想回到家裏,卻不知怎麼回家?跟太太孩子可能都很疏離了,格格不入,回到家連飯都不會煮,東西也找不到,不會照顧自己,家裏一切對他都很陌生遙遠。
夫妻雙方過去好長一段時間都忙於工作或小孩,走到這裏,好像都會不由自主停下來想:「我的婚姻是什麼?我喜歡滿意我的婚姻嗎?」像是千瘡百孔、不堪回首的一段?還是雖不盡人意,但差強人意?或是小孩終於大了,兩個人又可以恢復往日的甜蜜時光?這是許多中年夫妻常會碰到的疑惑,心理上的周折茫然,青春年少後浮現的新議題。
如果沒辦法像高特曼所建議,夫妻兩人可以轉換晉升為好朋友,有深厚的友誼,以延續激情褪去之後的依附關係,那麼也得去想一想:「這樣的婚姻我覺得好嗎?我要怎麼跟這樣的關係繼續下去?」有可能另一半離自己已經很遠很遠,沒辦法再溝通親近。也可能是對方另有不同的情感對象,已不純然屬於自己。如果有種種原因不想也不能分開或離婚,自己又能怎麼面對界定這樣的關係?能否安頓自己的身心靈,給自己一個安穩自在的下半輩子?
中年夫妻會碰到的另一個挑戰,是父母的老去和離世,接著是自己的衰老和死亡。在照顧父母的過程中,有可能成為夫妻間新的衝突來源,像很多家庭都是由太太在照顧公婆,心力交疲,先生卻不夠體恤或不會感謝,或是家中資源人力有限,沉重的照顧壓力壓得夫妻雙方透不過氣來。
不過,是危機也可能是轉機。像是小孩離開成為空巢家庭,夫妻反而能把目光再一次移轉到對方身上,好好看待對方,彼此關心,這時候沒有太多事情能再橫亙在兩個人中間,有機會重新找回往日的美好,即使現在疏離的夫妻,也有當初的甜蜜才會走入禮堂,這是重新找回和修復的時候。許多研究都發現,老夫老妻能長長久久,有部份重要原因是年輕時有大量美好的回憶,能不斷地重溫過去,想來就甜蜜,他們眼裏所見所想都還是當年十八歲的那位才子佳人,自己很多很多事情,別人不知道,只有另一半知曉,好似儲存自己記憶的時空膠囊。高特曼強調,重溫過去美好的記憶很重要,能喚醒雙方把握珍視彼此。
而在面對父母和自己的衰老死亡時,也是提醒自己要珍惜當下。當死亡逼近時,中年夫妻好不容易有時間再一次親近,都會忍不住互勉要珍重健康,過去沒有足夠美好回憶,或是吵鬧到已沒有任何甜蜜感覺的中年夫妻,可以從照顧彼此培養出好的感覺,建立新的感情。像有對夫妻,每天早上起來都會問對方:「有沒有哪裏不舒服?」如果有,就彼此傾訴,互相安慰一下,搥打按摩一番,貼貼膏藥,再一起出去公園運動,或是一起去看醫生,外人從旁觀看,以為他們從過去就如此恩愛,卻不知他們年輕時所有的糊塗事都幹過了,吵鬧到中年,是從看顧彼此的生活健康重新開始。
到了中年,激情熱烈的部份減少了,淡淡如家人般的濃情反而變多了,過盡千帆總不是,多數人終能放下,牽手再走下去,是一種安心,一種依靠。
本文出自《當我越自在,我們越親密:尋找幸福關係的28個魔法能力》天下雜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