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位女網友在論壇 Dcard 以「以後你也是買小宅嗎?」為題,表示有看到內政部統計月報資料,顯示 2023 年建物買賣移轉的平均面積首度跌破 30 坪,平均約 29.7 坪,顯示在高房價趨勢下,民眾以有限預算換取購屋空間,若與十年前相比,平均的買賣移轉面積少了近 5 坪,減幅逾 14%。
高房價買不起 小宅格局成常態
原 PO 看完後,認為建商推小宅格局似乎漸漸成常態,而且趨勢已經蔓延到中南部,並舉例如台中大甲、雲林斗六和北港陸續都有建商在蓋大樓試水溫,還分享一張內政部的統計表,認為如果小坪數物件多數落在雙北市那倒無話可說,但好奇如果蔓延到中南部,大家會不會有意願購買價格比較可以負擔的小宅物件?
網友看到發文後紛紛留言表示看法,「我去年入住屏東新建好的華廈,27 坪就要 800 萬,你就知道全台灣房價都漲透透了」、「我今年也買屏東新華廈,29 坪 1,000 萬」、「確定買小宅就會比較便宜嗎?」、「拒買高價新房,只買中古大屋」。
台灣房價漲不停 網友:真的貴得離譜
也有網友表示,「台灣房價相對亞洲其他地區,漲幅真的比較高,而且新公寓坪數也愈蓋愈小,我公司同事的新住民太太也說台灣房價幾年就翻一倍,真的貴得離譜。」提出多數小資族大多只能考慮租房或買 30 年以上老屋,直言:「台灣房子真的是有能力才買得起。」
隨著台灣房價不斷攀升,年輕購屋族想要一圓成家夢,遇到的挑戰將只增不減,而且最怕戶頭存款數字增加的速度趕不上房價上漲的腳步。
雖然買房大不易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共識,不過住在自己的家當然最有安全感,不用像租屋一樣可能因為諸多因素需要不定時搬遷。而且房產仍有保值或增值的優點,仍然可以做為人生的重要目標,並透過理財投資加快存到頭期款的速度。
要不要買房 先評估財務穩定度
如果收入穩定、頭期款足夠且存款或緊急預備金充足,買房後萬一收入中斷,戶頭至少還能支付半年以上的生活費,那麼買房就可以成為考慮的選項。
但如果財務體質不夠穩定,沒有把握能夠負擔房價,且收入不足或收入中斷的風險高過於穩健投資的風險,那麼現階段先提撥一部分資金投資,穩健增加收入,並且邊觀望房市的行情,尋找合適的機會出手,或許會是相對合適的做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