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對方的所做所為、性格表現、特質都在告訴我們一些關於對方需求的線索,那能怎麼觀察呢?(圖/Shutterstock)

在關係中,觀察對方需求的方法(方法篇)

② 我們會需要與自己性格相反的對待
我們的性格的形成,並非固定不能改變的,那是我們在成長過程學習到的一種「安全模式」。我們每一個人的靈魂都有「個體化」的需求,以比較形而上的方式來說明的話,就是「回歸原始的本質」。人的原始本質就是完整的個體,也就是說我們擁有「所有」的性格特質,只是我們的成長經驗會強化跟弱化某些特質,就像肌肉一樣,常用就會發達,少用就會萎縮。舉例來說如果我們有一個IQ很高的手足,當身邊的重要他人都稱讚IQ高的手足很聰明,在旁邊被比較的你當然就會壓抑自己聰明的特質,因為無法在這個部分用自己可以表現的聰明去得到注意,尋找其他更容易得到注意的方式來得到目的(有時候可能是負面的)。

並不是你沒有聰明這個特質,而是每個人的聰明都是不一樣的,但可能不見得不符合這個時代社會認可的模式。一個street smart的人可能在真的賺大錢之前不會被認可是聰明的。但book smart很可能在早期就被認定成聰明。愛發脾氣的人也不是真的脾氣大(因為可能他對某些特定的人脾氣就很好)而是他在成長過程學習到「發脾氣」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或是可以安全度過某些危機。

也因此,我們所表現的性格,就是一般人會看到的性格。但我們其實都默默期待有一個人會看到「完整」的自己。只要這個人成為「完整的自我」的一面鏡子,我可以從他看我的方式看到我的完整,就會有幸福的感覺。(但這也是源自於無法自己看見自己的完整才需要他人看見)一個脾氣不好的人希望自己的另一半可以相信自己脾氣好的可能性,並且引導自己變成一個脾氣好的人。一個總是表現強勢的人,希望自己的另一半可以看見自己的可愛,並且讓自己可以呈現可愛的樣子而且被肯定。一個總是表現可愛的人,希望自己的另一半可以看見自己的有用,並且肯定自己有用的樣子跟潛力。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