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對方的所做所為、性格表現、特質都在告訴我們一些關於對方需求的線索,那能怎麼觀察呢?(圖/Shutterstock)

在關係中,觀察對方需求的方法(方法篇)

人對於刺激的立即被動反應,是相較之下比較難偽裝的,你可能會觀察到對方對於不同刺激會有一些矛盾的反應,可能會想不通到底為什麼會有兩種表面看起來像是不同動機的行為舉止或反應。但「矛盾」這件事本來就「不矛盾」是非常正常的。每個人表現出來的矛盾背後都有一個可以同時合理解釋矛盾行為的核心原因,只要找到這個核心原因,就能了解對方為什麼有矛盾的反應。

第三確認脈絡跟合理性:
要去了解對方需求,還是要回到產生這些需求的源頭,就是對方的家庭與成長經驗。如果在關係裡可以去聽到他如何描述他的家人,他如何分別定位自己的爸媽、兄弟姊妹,並且在實際能夠相處的時候去觀察他們家庭的模式,他在家中的關係位置、地位、跟不同家庭成員的相處方式等,看看有沒有與自己之前的觀察跟假設符合。然後再次用第二種方式,再測試自己的假設是否正確。

為什麼要這麼麻煩?不能直接問對方嗎?答案是「問對方通常問不到真相」。原因是我們人有防衛機制,通常我們為了保護自己不會說出真相,甚至會自欺欺人。我們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無法接受、覺得不堪的自我,而那部分通常與自己的需求有很深的連結,因此在經過思考機制的過程中,我們會去美化、合理化跟過濾掉一些對自己不利的事實跟資訊,從我們嘴裡說出來的帶有「溝通、表達自我」的訊息中,通常是不可信的。可信的部分是話語背後的意圖跟目的產生的原因,跟話語的前提。

我們其實跟人每分每秒的相處都在給予他人了解我們的訊息,同理別人也時時刻刻在給予我們了解他的訊息跟線索,只差在我們有沒有那個能力去看到跟正確解讀這些大量的訊息而已(沒錯,訊息比你想像中還要大量很多很多)。

本文出自AWE 情感工作室

FB:AWE 情感工作室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