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淘兩性 » 兩性話題 » 心跳加速真的代表愛上對方?破解愛情中的心理學現象
是暈船還是愛?三種心理學效應揭示美好愛情的錯覺(圖片來源:Pexels)

心跳加速真的代表愛上對方?破解愛情中的心理學現象

姊妹淘的話:

心跳加速真的代表我們愛上了對方嗎?心理學研究實驗結果,從怦然心動到越見越愛,其實背後有著有趣的科學原理。了解這些現象,探究到底是愛情還是錯覺,才能更清晰地看待自己的感情世界!

(圖片來源:Pexels)

愛情向來不是個靠理智判斷的過程,往往以感覺優先,但靠感覺真的可靠嗎?會不會有時我們所謂的愛上對方只是感覺的錯覺在作祟呢?

許多心理學家也有相同的疑問,因而進行了幾項實驗並提出可能產生錯覺的狀況:

吊橋效應

1976 年由加拿大心理學家 Donald Dutton 和 Arthur Aron 所提出。他們請一位美女分別在 70 公尺高的吊橋上及固定的矮橋上,對著前來的男子表示,希望他能協助自己的研究,便將電話號碼寫在便條紙上交給對方。

吊橋上取得便條紙的十八人之中, 有九人(50%)打電話給該女子。而在矮橋上則十六人之中只有兩人(12.5%)打電話。

會有這種情形是因為人在吊橋上時因為緊張而感到心跳加速,而人們會試著在兩種可能的原因中找出歸因,一是因為在吊橋上感到害怕,二是因為被對方的魅力所吸引,在無法確定真正原因的情況下,容易產生生理激發的錯誤歸因,而誤以為自己愛上對方。

曝光效應

心理學家 Robert Zajonc 曾經試過讓受試者看一本陌生的畢業紀念冊,受試者並不認識上面的人,然後再讓他們看一些人的照片,這些照片出現的次數不一,之後請他們評價對照片的看法,

結果發現出現次數越多的人,受試者對他們的好感度越高,而那些次數少的相對地不太受到青睞,這就是曝光效應,當一個人事物越常出現在面前,越有可能喜歡上他。

不過,有幾項限制條件:

一開始就反感的話,無法產生曝光效應
討厭的人事物看多了,只會增加厭惡感
曝光時間太長或太頻繁,可能會有反效果

羅密歐與茱麗葉效應

指有好感的異性間,受到的外界干涉越多,他們的感情就會越深。

認知失調理論解釋這個效應。當人們被迫做出某種選擇時,人們對這種選擇會產生高度的心理抗拒,而這種心態會促使人們做出相反的選擇,並實際上增加對自己所選擇物件的喜歡。

而當這種戀愛阻力不存在時,雙方卻有可能分開。經歷過重重阻力和生死考驗的愛情,卻不一定能抵得住平凡生活的衝擊。

心理學研究幫助我們了解影響我們動心的關鍵,然而決定是否和對方繼續走下去,還是必須回歸到長期的觀察和實際相處的狀況。

記住,怦然心動還得長期相處來檢視,才能幸福久久唷!

(圖片來源:Pexels)

(文章授權/名日文化/作者:社工師走跳日誌)

延伸閱讀

有時候不是不夠自信,而是對直覺太有自信!揭談戀愛老是「心不安」的5個原因

爭吵時常脫口而出「你每次都⋯⋯」嗎?心理學家:「全有全無式」思考,正默默毒害著你們的愛情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