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人的一生當中總會面臨很多需要做決定的時刻,不只是對自己,也會發生在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之上,除了尊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也不妨先跳脫二選一的答案。(圖/截自《俗女養成記》臉書)

做自己只能二選一?《俗女養成記》回歸最真誠的初心

與不做,終究是自我的課題

小小年紀的嘉玲,後來終於告訴爸爸自己的祕密:她根本沒有吃那些東西,也沒有喝下爸爸給的中藥。她會肚子痛,是因為自己在外面貪嘴吃了愛吃的東西。成年的嘉玲說:「做一個聰明的孩子,也是要有撇步的……有時候你要算好時機瞞天過海,有時候你需要狠心編劇巧妙地以這段往事呼應長大後的她同樣選擇忠於自己,不惜挑戰社會主流價值。出社會後有段時間一直努力符合眾人期待的嘉玲終於決定:感覺不對的關係,不勉強自己做出一生的承諾;不被珍惜的工作,不勉強自己繼續委曲求全。

當然,這樣的「斷捨離」也並不是毫無掙扎與害怕的,她依然需要面對龐大的同儕壓力,以及親友的擔心、失望甚至是數落。而最最困難的,還是面對自己內心深處不時出現的困惑與不安,以及:「我是誰?我到底要什麼?我願意為此犧牲什麼?」的人生大哉問。

每個人都會面臨難以抉擇的時刻

在諮商的實務現場,可以看到許多人也卡在這樣的「兩難」當中。要不要繼續留在困難的關係中,相信事情會有轉機?要犧牲自己的意願,還是得辜負家人的期待?

要不要追求內心深處的夢想,還是該「務實」過日子?而一旦進入必須二選一的想像中,我們便感覺動彈不得,因為兩個選擇都有自己想要的部分,也都有自己不想要的分。這讓我想到自己高中、大學時的成長經驗。小時候曾經看過爸媽為我們每一個孩子準備一本資料夾,裡面收藏了我們的獎狀、作品和書信,而第一頁,則是每個孩子的算命箋。依稀記得似乎才國中的我,看到屬於我的命盤上字跡瞭草不容易辨認,卻有幾個字依稀可以判讀:「宜往財金領域發展」。

由於我的數理能力在國中一位老師的用心栽培之下,的確表現得不錯,因此我當時理解這幾個字只覺得或許吧,可是說真的對於財金領域到底是什麼,其實沒有太多概念,不過這句話不知怎麼地,就在腦海中留下了印象。高中聯考時,因為英數表現突出,加重計分之下,約有九成九的把握可以上熱門的財務金融學系,有趣的是,在準備聯考的過程中,這個科系從來不曾進入我的夢想清單,甚至可以說,我壓根沒想過要進這個系。可是,在評估可能的落點後,因為大人們對這個專業的讚賞,我很有覺察地選擇將我更喜歡的人文社會學系填在比較後面的志願,心裡明白知道如果我這麼做,極有可能就會優先進入財金系。那時我想,學學我自己不會想主動去接觸的理財知識或許也不錯吧!殊不知,我低估了「為別人的期待過日子」的痛苦。在人才濟濟的台大校園當中,要在一個自己不感興趣的領域中保持一定的表現水準,真的是一件很耗費心力的事。那四年,對我來說,是苦於尋找自己的定位、看不清自己是誰的迷惘青春。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