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人的一生當中總會面臨很多需要做決定的時刻,不只是對自己,也會發生在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之上,除了尊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也不妨先跳脫二選一的答案。(圖/截自《俗女養成記》臉書)

做自己只能二選一?《俗女養成記》回歸最真誠的初心

個心理功課為如何選擇做準備

一直到從事金融相關工作三年後,再次確定志不在此,我堅定地離職,花了約半年的時間多方學習、嘗試,才慢慢看清楚自己是誰、我真正喜歡什麼,也因著信仰上的預備,我冒險投入考試、一路經歷重重關卡,在三十多歲時,成為了諮商心理師。

這種無形中的順從主流與選擇安全的選項,其實讓我的生涯繞了好遠的路,但是因為清楚是自己做的決定,我並沒有感到後悔;而這些尋找自己的過程、與家人期待和真實自我角力的過程,也都成了我理解和陪伴案主的重要養分。

成為母親之後,我也不禁在想,十多年後,當我的孩子執意要選擇我因不熟悉而感覺不安的方向,或是我私心不看好的未來時又如何呢?我會不會倚老賣老的試圖說服孩子?或是一方面表達會尊重孩子的選擇,但潛意識裡又不斷發送憂慮與擔心的電波,暗自希望她改變心意呢?

我當然希望自己能夠展現對孩子是個獨立個體的尊重與信任,但是該怎麼做呢我想,有兩個心理功課需要預備。

一、試著跳脫二元思考,從對錯中鬆綁。

嘉玲的爸爸常常選擇放棄自己的堅持,成就他的家人,但他看起來同樣樂在與家

人、妻子的鬥嘴抬槓中,做個調節家中氣氛的甘草人物。反觀嘉玲則選擇忠於自己的心,雖然知道將面對家人的譁然,但是她也硬著頭皮準備接招。這兩種選擇都「情有可原」,值得被接納。當我們能夠放下自以為的對錯,或許我們的擔心與在意能夠先鬆綁一點。

二、以終為始,深度挖掘內心的渴望。

在戲劇中,嘉玲因為被問到「你認為快樂是什麼?你想像自己十年後是什麼樣子?」而豁然開朗。她體會到做自己的同時,並不需要放棄對家人的愛與在乎,也因此,她決定再次回到家鄉,進而能夠與祖母和母親展開更深刻的對話,體會到她們最終的心願,並不是自己一定要依某種方式過日子,而是自己能否過得開心、滿足。作為父母的我們,如果能夠放下眼前的糾結,問問自己生養孩子的初心,對孩子最終極的期待是什麼,或許,答案也可以突然變得很簡單。To be or Not to be?無論我們是孩子還是父母,也許,答案始終不需要二選一。

 

本文出自《當我開始成為母親》四塊玉文創提供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