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談關係、聊世界、拆解哲學,到頭來竟發現萬法歸宗,她早有了一以貫之的思想: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別妄想去改變別人,你只能盡可能地去理解,練習讓自己成為一個「用心愛著萬物」的載體,接住每一個受傷的人。
在辦公室等待唐鳳,和她的同事稍微聊了一下,對方表示唐鳳雖然滿身「天才」、「神人」之類的標籤,實際上卻像朋友,「妳想怎麼稱呼她,她都不會生氣的,跟她工作很自在。」
十點,唐鳳準時到達,一進來就答應我們拍攝她辦公室那傳說中的密室,乍看以為是衣櫃,走進去卻是房間,她笑說:「這好像是所有媒體必踩的景點了,裡頭是納尼亞(Narnia,知名電影中的魔法王國)。」透露工作空檔會在房間內冥想,讓自己的心靈能稍作清空。
唐鳳曾被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期刊列為「百大思想家」,包覆在資訊才華的背後,是她對人類社會的關懷。
國、高中時期,她將五經之首《易經》讀透,還自編刊物《姤思》,靈感正源於易經裡頭的「姤」卦,意指「以施命誥四方」,正好呼應了她時常提到的「增幅」一詞,如風一般溫柔,卻能悄悄穿透萬物、接納多元、撼動世界。
一直以來,唐鳳對於關係的想法就是「與眾不同是常態,與眾相同是幻覺」,她表示:「不管是愛情或是其他關係,不要總是拿『大家』來要求自己跟別人,無論任何關係裡,都是要先去了解別人,並且在了解他人的過程裡頭了解自己。」
愛情裡,如果硬要干涉對方不要這樣、不准那樣,對唐鳳來說,這就會形成一種社會壓力,她以「罐頭」舉例:「如果我說,我希望你變成『某種罐頭』的樣子,其實也是在暗示著:我並沒有想要多花力氣了解你,我只是希望你變成一個『我已經了解』的樣子。」
「老實說,這樣就不是在經營關係,反而比較是套進某一個框定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