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彭光偉】
一如在上一篇文章《無解的以巴衝突》中提到的,以色列的報復絕非哈瑪斯所能承受得住。短短一周,以方超過六千枚飛彈在加薩走廊落下,哈瑪斯控訴以色列的「不人道」轟炸,試圖對國際社會訴諸道德正義,有用嗎?恐怕短時間難有成效。現在已經不只是以色列和哈瑪斯之間的恩怨,週邊小國如黎巴嫩、敘利亞蠢蠢欲動,三不五時朝著以色列偷射幾枚火箭砲,但讓人擔憂的是,美國拉攏西方盟友就是要挺以色列,隱身在哈瑪斯背後的伊朗,也絕對不會默不作聲,伊朗可是有核子武器的。
美國國防部對外聲稱,伊朗的核武技術進步到只要大約12天,就能製造出一枚核彈,若狠下心來要給西方國家顏色瞧瞧,一顆就足以吃不完兜著走。但豈止伊朗,以色列也被許多軍事專家認定擁有核武,儘管以方從不承認,美國就更不用說了。我相信美國出動核武的機率並不高,但是伊朗和以色列在宗教對立及民族仇恨的情緒操弄下,可就難說了。

到過戰地的人都知道,政治權謀衝突,死傷最慘的就是基層老百姓,在戰爭衝突中,老百姓沒有太多對自己人生選擇的權利,他們只能想著逃到哪些地方,存活率或許比較高,他們無法左右打或不打,但往往下令的政治領導人,得到最多的保護,「人命」的價值,高下立判,什麼人人生而平等在戰時都成了廢話。
以色列給加薩老百姓24小時的撤離時間,超過百萬人,要往南部撤,在加薩走廊已經被炸了一週之後,叫他們怎麼撤呢?更何況南部和以色列以及埃及的邊界關閉,這些難民們撤去哪?像沙丁魚一樣成群擠往南邊,一起炸,死比較快?無辜的巴勒斯坦人,死後能有向阿拉控訴哈瑪斯和以色列的機會嗎?
無辜的以色列人何嘗不令人同情?音樂節本是開心享受、玩樂的時間,恐怖組織的突襲改變了數千家庭的命運,哈瑪斯的行徑,還能讓他們高喊人道嗎?還有多少人質下落不明成為哈瑪斯的談判籌碼,大概包括以色列或美國都還難以精準計算,雙方信仰的神啊,有機會顯靈嗎?
中東火藥庫重新引爆,已經有許多媒體把以巴對立的來龍去脈又複習了一遍,但我相信很多閱聽者仍會直接把哈瑪斯和巴勒斯坦畫上等號。這或許需要有更深的釐清,哈瑪斯的暴衝行徑並不等代表著所有的巴勒斯坦人,不管是在加薩走廊,或是約旦河西岸,有更多是盼望著和平的巴勒斯坦民眾,希望透過和平對話以及國際社會的支持,讓巴勒斯坦建國之路走得更為穩健。
為捍衛自己的國家、宗教信仰或是理念而戰,是令人感動的,但把這份偉大的情操,幹得像是恐怖份子,就太不值得了,哈瑪斯和以色列皆然。是啊,我沒打算選國家或民族的邊站,我只想站在無辜老百姓的這一方。
以色列定調,這不是以巴「衝突」,而是對抗哈瑪斯恐怖組織的戰爭,烏俄戰爭還沒結束,中東戰爭又起,世界資源大概又要陷入重新分配的局面,但不管如何分配,其他急待救援的邊緣小國大概永遠是最先被放棄的。如果你有信仰,就祈禱吧,為巴勒斯坦人、為以色列人,為世界,也為自己。
(本文授權轉載自「我是地球人彭光偉」)
#我是地球人彭光偉
#以色列哈瑪斯戰爭
#中東火藥庫
#地緣衝突風險
作者簡介:
彭光偉,現為三立《消失的國界》節目資深記者,熱愛挑戰戰地報導,曾經赴伊拉克摩蘇爾、敘利亞、阿富汗、葉門、以巴邊境等國家地區採訪第一線戰事及戰爭下的百姓生活。
近年來更關注地球生態、環境議題,跟著中央大學科學家赴北極採訪,倡議對氣候變遷的減緩與調適。
新聞獎得獎:
■ 2022 吳舜文新聞獎(阿富汗:塔利班之國)
■ 2021 社會光明面報導獎 (世界微光-台灣青年的力量)
■ 2017 卓越新聞獎 (失控戰役-伊拉克烽火前線)
■ 2014 文創產業報導獎 (文創發展-亞洲經驗)
她們都還好嗎?俄烏戰爭痛失所愛,烏克蘭遺孀在畫布療傷找回自己